学院官方微信微博

微博

微信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劳动教育之花盛放校园——我校积极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05   点击数:

内蒙古建职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劳动教育整体规划” “丰富实践载体、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拓展育人路径,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强化顶层设计, 加强劳动教育整体规划


一是制定特色实施方案。学校成立党委领导下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劳动教育教研机构,对全校劳动教育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督促评价,制定出台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课程育人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形成校院两级劳动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优化劳育课程设置。一方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将劳动教育通识课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16学时1学分理论课程和1学分实践课程,明确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确立劳动教育通识课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化建设,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目标,开发《劳动教育之法治教育》《现代信息素养》《科技简史》等公共选修课程。


三是突出“主战场”作用。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全面落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教育,全面培育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系列劳育“金课”。


二、丰富实践载体,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一是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学校专门设立劳动教育基地,搭建校园生产劳动的实践体验平台,推进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引导学生创造性劳动。


学校党委书记牟占军,党委副书记、校长牛建刚为劳动教育基地揭牌


二是设计特色劳育内容。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设计特色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劳动实践机会。各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对校园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分片包干”,根据时令节气制定劳动任务清单,使学生通过观摩教学、现场体验、交流反思等方式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劳动中体会劳动光荣,增强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师生参加农耕体验


三是营造校园劳育氛围。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推动劳动教育生活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以“后勤服务育人”为载体,结合校园生活开设“菜单式”日常生活劳动项目,组织学生开展绿化养护、校园卫生、教室清洁、实验室维护等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每学年劳动锻炼时长不少于8学时,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校还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勤工助学开展生产性劳动,在全校设立近百个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参与勤工俭学等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服务中增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认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能力,为个人生涯发展蓄力赋能。


F771

学生参加文明宿舍评选


三、拓展育人路径,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


学校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原则,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第二课堂”建设,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性互动互补,有力促进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塑造、道德品质养成、综合素质提升。


一是将劳育融入技能竞赛。学校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劳动教育的带动作用,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技能大赛为抓手,探索建立以劳促学、以劳促创的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升就业创业与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学校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银奖1项、铜奖2项,自治区奖项6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铜奖1项,自治区奖项35项,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


4DA94

师生打磨技能大赛参赛项目


二是将劳育融入社会服务。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长见识、增才干,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每年开展“劳动之星”评选活动,选树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优秀学生典型,发挥朋辈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广大学生见贤思齐、奋发向上,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引领学生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在实践锻炼中加强意志磨练、锤炼品质品行。2021年,组织2540名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人群约7000余人,其中,2支实践团队被自治区评为全区“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队,2支实践团队荣获自治区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1支服务团队获得自治区红十字会系统青少年服务大赛“萌新奖”。


224DD

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三是将劳育融入志愿服务。学校注重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组织师生参与新冠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相关服务性劳动和志愿服务,鼓励大家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助力防疫值守、交通疏导等。2021年,师生参加各类服务性劳动万余人次。


30993

学生参与疫情防控


今后学校将继续创新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建设,通过“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实际行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团委、公共课教学部综合报道)




版权所有: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南侧  邮编:010070

邮箱:imtcc@im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