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内建院师生上下同心、共克时艰,不断凝聚内建院力量,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全校上下一盘棋,师生团结一条心
学校第一时间组建党员、教职工志愿队,建立起组织严密、管控严格、信息通畅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奋战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舍小家、顾大家,用忘我的精神和勇气筑起校园防疫的钢铁长城。学校先后有300名教师投身抗疫一线,其中党员教师190人,占比63.33%,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徽熠熠发光。还有388名餐厅、安保、物业、维修等人员在校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学校在出现确诊病例后,直面问题、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取得阶段性胜利。
风雨同舟校友情,共克时艰手足义
受疫情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食堂先后停摆,出现“就餐难”。接到兄弟院校的求援信息后,学校高度重视,紧急协调,在保障我校师生员工正常就餐的前提下,迅速组织餐饮中心完成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3000份盒饭、内蒙古工业大学2000份盒饭的支援任务。10月8日,受疫情影响,我校芳华餐厅“停摆”,师生就餐告急。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各兄弟院校迅速驰援,帮助学校渡过用餐困难时期。内蒙古国际蒙医院22名医护人员支援我校以来已连续奋战了二十多天,乌兰察布市医疗队在驰援呼市不同地区的同时,抽调人手赶来增援我校疫情防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和校友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向我校捐赠防疫急需物资。这些风雨同舟的帮助,传递了社会的关心,坚定了我们抗疫的信心。

科学抗疫讲方法,开拓创新求实效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学校快速作出反应,建立了应急指挥系统,成立了指挥部、工作组、专班等,制定和完善了应急预案。通过官网、官微及时公开发布权威抗疫信息;通过新媒体、专题讲座广泛宣传普及科学防治知识;成立心理疏导援助专业团队,形成心理专业人员、学生工作部门、班主任三级心理疏导机制,构建了以心理健康讲座、课程、心理建构活动和一对一咨询指导为主体的心理疏导方式。同时,发掘校企合作优势,因地制宜,由兴泰建设集团对现有教学楼进行改造,建成多个校内隔离点。实现了有序调度、精准施策,科学防治。

育人育才守初心,困难考验践使命
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了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大家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保障9000多名在校生的身心健康,不惜一切代价阻断病毒传播,同时全力确保学生们所需的生活物资。为此,有的人通宵达旦熬白了头发,有人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有人偷偷流下眼泪,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只是伤病初愈立刻返岗的坚决、擦干泪水的执着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手握粉笔的教师学者变身身披白衣的“战士”,平时活泼好动的青年学子们深居宿舍、全力配合。虽然疫情使大家只能隔着口罩见面,但彼此的心却更加贴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在家庭、校园、师生之间传递,为所有人上了一节意义深远、生动形象的思政大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伟大抗疫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将会很快渡过难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重新出发、再创辉煌!
(党委宣传部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