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校企资源 共育塞外鲁班
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北疆样板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范志忠
办好职业教育必问市场、必问产业、必问应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突出的类型特征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2019-2023)建设院校,紧密结合自身建筑背景、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立足“融通校企资源、共育塞外鲁班”,大力吸引优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共同培养建筑产业高端人才、服务自治区建筑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价值引领、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校企利益共同体,打造出广度深度亮度美誉度兼备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北疆样板。
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水平
(一)构建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激发产教融合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
我们以全面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水平为目标,通过制度设计来激励各方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主动性,突破深化产教融合根本性的瓶颈问题,明确产教融合各方诉求,重点从专业、项目负责人维度构建校企合作贡献度评价体系,激发产教融合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我们在专业维度制定深度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标准、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二级学院校企合作激励和评价机制,出台《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标准,每个专业至少与1个头部企业牵手、与3个中型企业深度合作、有5个优质实习基地支撑、每名骨干教师至少参加1个行业协会或在企业兼职,同时对专业校企合作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直接挂钩。
另一方面,我们在项目负责人维度制定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贡献度”评价标准和办法,出台《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管理与激励办法》等制度。把项目负责人的校企合作工作量和工作成效纳入双师考核标准体系,校企合作项目贡献度应用于人事评聘,有效地激活了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必须干、主动干、干出成果”的状态,构建起全员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服务机制。
(二)融通优质企业资源,组建产教融合、多元合作开放办学新型组织
我们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合作开放办学宗旨,携手名企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共同组建汇聚产教资源、促进产教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奋力开创协同共建、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高质量办学新格局。
一方面,我们以呼包鄂为中心,积极吸纳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优质规模企业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在数量有大幅增加,规模质量更优更强,区域分布范围不断向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扩展。学校一手牵蒙企,一手牵区外企业,搭建东西部协同联动的合作交流平台。2023年,组织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24家企业与内蒙古24家重点企业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及校企对接活动,建立起“两地三方”协同发展的合作纽带关系。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访对接15省市110家规模企业(其中世界500强12家),并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我们聚焦服务自治区4大支柱产业和16条重点产业链,牵头成立内蒙古智能建造产教科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消防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建筑绿色低碳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建筑产业数字化学习产教联盟等产教融合共同体。联手新华社、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搭建“中国国际建筑艺术节”学术交流平台。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行业培训等方面强强联合,共同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打造开放办学新样板,引领未来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产教深度融合改善育人生态,共创塞外鲁班协同育人新模式
我们以引进产业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为主要目标,与企业共建生产型基地、研究院(中心)。引企入校,共同建设“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算量工厂”等5个校企合作实质运行项目,与企业共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绿色建筑节能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4个自治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一方面,我们依托基地、中心与区域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共建专业,校企共同打造“实体教学装备+模拟仿真系统+虚拟现实平台”系统化的教学装备体系,以横向课题的形式合作共建开发23门虚拟仿真资源课程。校企合作共建“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大赛基地”,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双向育人合作。
另一方面,我们校企联手建成“思成-建院”内蒙古高校首家主题邮局,旨在建立校企联合育人新机制,打造师生展示专业技能、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生活品质、涵养文化情操的多元综合业务平台,努力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四)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自治区“五大任务”落实
我们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先后在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博士工作站,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改造,促进科技成果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大大推动了科技成果现实转化和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落实见效。
一方面,我们校企共建“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协同开展智能建造背景下风积沙与固废资源利用研究,助力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校企共建融“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显鸿科技蒙芯创新孵化基地”,开展大型土木工程健康监测等课题研究,让前沿科学研究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赋能。依托教育部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自治区BIM工程中心等,学校教师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编制完成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标准》、《近现代历史建筑外墙面修缮技术规程》等地方、团体技术标准6项,完成文物保护项目32项、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项目24项。
另一方面,我们关注建筑业未来发展,牵头成立内蒙古智能建造产教科融合共同体,发布《内蒙古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搭建继续教育门户网站,开发“市民课堂”,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获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实验校”。成立内蒙古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展节能减排、乡村规划、农旅康养等乡村建设项目实践,开展乡村文创设计服务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融会贯通,着力保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成效
(一)校企协同发展,产教融合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
我们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期内,校企同频共振共生共长,长期稳定合作企业兴泰建设有限公司获批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家,位居自治区前列;培育国家职教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建设行业开放性综合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二)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我们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需求,持续开展技术应用研发,取得专利176项。参与编制地方、团体技术标准6项。教育部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完成文物保护项目32项。自治区BIM工程中心完成建筑信息化服务24项。联合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为国家自然基金依托单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期内共完成技术服务282项,到账4418万元。
(三)企业主动参与深度合作热情有效迸发,人才培养环境与质量全面提升
我们订单班、学徒制现代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在课程体系、师资共建、实习实训等方面全面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环境与质量。先后与兴泰建设集团、战友集团、中国二冶、中环光伏集团等4家优质企业开展了14个订单班,涉及9个专业,为企业总计培养输出优质毕业生496名。校企合作贡献度评价体系精准发力,激发了各方参与深度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五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居自治区公办高校前列。
三、实事求是,适时总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经验
(一)健全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是突破产教融合瓶颈问题的治本之策
协调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设计分层分类激励各方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提质升级,是破解产教融合“合而不融、冷热不均、利益错位、难以落地”困境的治本之策。
(二)发挥平台载体和团队作用,是探索产教融合持续深化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共同体、联盟等平台与载体作用,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产业学院建设及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建设等为抓手,通过组建技术技能团队,共同攻克企业关键技术痛点等方式,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质性开展,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
(三)激发数字创新和科研活力,是再造产教融合未来愿景的不二选择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数据发展趋势,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校企联动推进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利用,形成大数据驱动的科研创新模式,培育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数字创新大赛、成果推广、创先示范等活动,不断激发行业企业和高等学校创新活力,是再造产教融合未来愿景的不二选择。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更加自觉地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三服务、三协同、三融合”要求,继续践行“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双高”使命,持续秉承“励学力行、善建筑成”校训精神,再次书写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篇章,全力创办建筑类职业技术大学,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北疆力量!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