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建设报-教学研与就业刊发专访内蒙古建院党委书记巴音巴图的记者和通讯员文章——《构建德育测评管理体系 助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全文如下:
||中国建设报-教学研与就业||
构建德育测评管理体系 助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访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巴音巴图
本报记者 彭林 通讯员 王利俊 丁锐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建设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2017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建设院校德育发展论坛”期间,会议承办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建院)代表所作的大会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普遍认可与称赞,一致认为,该校通过德育量化测评,把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生活作息、劳动卫生、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纪律表现等都纳入评价内容,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做到了日常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颇有学习借鉴的必要。
内蒙古建院是如何通过构建德育测评管理体系,助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该校党委书记巴音巴图。
德育积分:学生评优、教师选先的重要依据
巴音巴图表示,内蒙古建院“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互联网+”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该“德育测评体系”是在原有的综合测评的基础发展而来的,采用的是对德育内容赋予一定的分值,加以量化,通过对德育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评分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推断的测评方法。测评结果以德育分的形式体现,德育分与学习成绩一起作为对一名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与表现两个主要指标。几年来,内蒙古建院不断完善、改革和创新,并在全校学生中实行,收到良好效果。
“该体系的德育量化测评分为5个加分部分和1个减分部分,共包括60个加分项和5个减分项:5个加分部分分别为政治思想与道德素养、文体活动与心理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社会工作;减分部分为学生违反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受到各级各类纪律处分要进行相应减分。”巴音巴图详细介绍说:“班主任、辅导员具有为学生加、减分的权限,学生每周持德育测评证书由班主任、辅导员登录网络平台为其加分,德育测评证书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证依据,活动组织方在活动结束时会在证书上进行参与活动认证。每学年,该学院会根据学生的德育测评分情况,确认1次学生德育测评等级,共A级、B级、C级和D级4个等级。学生毕业时,学院会为其颁发德育测评等级证书,分值以学生每学期德育测评分累计计算。”
说到德育测评结果的运用,巴音巴图表示:“德育测评结果既是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与辅导员、班主任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学院规定:凡德育等级达到A级的学生方有参与该学年评选自治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及更高级别奖项的资格和推优入党的资格;凡德育等级达到B级或B级以上的学生方有参与评选该学年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奖项以及参加学生干部竞聘的资格,并优先考虑德育测评分高者;凡德育等级达到C级或C级以上,方可获得申请该学年国家助学金的资格,并优先考虑德育测评分高者。学生毕业时,其在校期间的德育素质档案会通过网络后台形成,可供给用人单位进行参考。”
德育测评:让管理更科学、学生更自觉
据巴音巴图介绍,内蒙古建院实施大学生德育测评取得的良好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提高了管理育人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等。
在管理育人方面,该校通过德育量化测评,把行为规范、生活作息、劳动卫生、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纪律表现等都纳入评价内容,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把日常的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用“他律”的方式对学生予以约束,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同时,德育量化测评通过德育目标的细化分解,使校院、班级、小组、宿舍等集体的管理目标明确,使劳动、卫生、纪律、活动等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把德育工作中的基础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与日常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内蒙古建院德育量化测评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数量的形式明确规定,有利于大学生比照这些标准,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德育量化测评符合大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并由于量化所带来的追求高分值所产生的压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观积极性。今年6月,学校就德育量化测评工作在全学院范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左右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对自己产生了积极影响,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提高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促使自身养成良好习惯,能够更好地遵守学校各项规定;提高了班级同学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自身辨别是非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保障关键:处理好德育测评的3个关系
“近年来,内蒙古建院在建设‘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为人称道的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了其中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怎样处理好‘科学性与可行性’、‘定量与定性’、‘测量与评价’的关系。处理好这3个关系,是保障德育测评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巴音巴图说。
高校德育测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量化必须具有科学性,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能更加偏离目标;项目评比检查要考虑可操作性、易操作性。所以,在德育量化测评中,要注意内容上的科学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相结合。可行性以科学性为基础,科学性以可行性为前提,两者相辅相成。
同时,有些德育内容是难以精确量化的,即使被量化的内容,所测评的精确度也是相对的。量化测评的大小项设置是否科学,分值权重是否合理,测量过程是否公正,都会影响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就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在具体的德育内容量化标准确定后,德育量化测评实际上包括“测”、“量”和“评”三个过程。“测”是对评价对象及其行为特征有关信息的收集汇总的过程,收集信息要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尽可能涉及全体学生、学生活动的全部方面和全部时间;“量”是把项目分值与大学生个体品德表现联系起来,对分数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分析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注意加强过程监控;“评”是将各项目的分值进行归纳综合,得出最终分数,在得出所有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后,并不是德育量化测评工作的结束,一方面要对整体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带有共性的倾向性思想和行为,反思成绩与不足,找出与目标的距离,以指导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个别谈话、召开班会、总结表彰会等形式,反馈德育测评结果信息,以保证德育测评工作的实效。
说到下一步工作,巴音巴图自豪地表示,“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对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一定会在“深入贯彻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国内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